大众网记者 侯祥家 见习记者 王晓雪 通讯员 张杰 青岛报道
今年以来,平度法院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开展信用修复工作。继开出青岛法院首份《信用修复证明》后,近期平度法院再次通过信用修复的方式帮助辖区一公司扫除了参与投标的“信用障碍”,最终顺利中标并获得上千万元的合作订单。
青岛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建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建材企业,生产技术先进、资格证照齐备、发展前景广阔。2022年11月,该公司引来外部注资并进行股权重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但近期该公司在参与一国企供应链集采投标时,却因存在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导致投标评审受阻。
原来,在股权重组前,该公司曾作为被告卷入一起运输合同诉讼,原公司股东未履行付款义务。在股权重组后,新任控股股东也未主动履行义务,导致公司被立案执行。该起未结的执行案件导致公司投标受阻。经过执行法官释法说理,同时面对投标受阻的严重后果,该公司积极履行了付款义务,并依照判决支付了逾期利息。
案件顺利执结的同时,该公司提出了信用修复申请。执行法官经过走访调查,确认该公司无其他未执结案件,当即为其出具了《信用修复证明》,并主动联系第三方平台推送信用修复相关信息,帮助企业修复信用“破损”。
凭借自身技术、实力优势,同时在信用修复的加持下,该公司在本次投标中成功中标,签约合同金额1000余万元。这一大笔订单的取得也让公司股东及100余名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了公司发展的信心。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后公司将以此案作为警示,要守法经营、依法诉讼,及时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就是用自己的将来为过去的失误买单,得不偿失,这提醒我们要坚持诚信为本,唯有诚信才能赢市场。”
下一步,平度法院将进一步完善“惩戒+修复”信用督促机制,督促和引导被执行人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在用足用好失信惩戒措施的同时,持续开展信用修复,降低对自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助力市场主体解难纾困,为护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