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平
“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价格,一条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据报道,眼下,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如果是个人修复,一次价格一两千元左右,如果是企业信用逾期修复,一次收费高达上万元。
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征信记录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一些骗子却从中嗅到了商机。从记者的调查看,所谓“征信修复”,玩得不过是空手套白狼的诈术。相关个人或机构,利用银行申诉机制向银行申请撤销记录。这些个人和机构帮助客户编撰生病、失业等理由,博取金融机构的同情,从而达到消除逾期信息的目的。甚至不排除,在撤销环节中,有银行内部人员与骗子串通、篡改资料信息的可能。
这种“征信修复”的骗局一旦泛滥,危害将不容小觑。它将使征信系统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也会对依赖于征信系统的其他企业造成风险,使征信报告失去意义。这种地下灰产的存在,也会使得一些恶意的失信行为有恃无恐,滋生出“征信出问题可以花钱摆平”的侥幸心理,这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无疑是一种潜在的破坏力。
更不用说,“征信修复”的骗局,往往伴随着各种违法行为。利用征信异议机制,开展所谓“征信修复”的业务,这本身就涉嫌消费欺诈。在“征信修复”中虚构事实,骗取金融机构信任,也可能涉嫌诈骗。倘若有银行内部人员参与,利用自身职权修改客户资料,帮助消除信用污点,这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对这种灰产链条高度警惕,拿出全力进行打击,对金融机构暗藏的“内鬼”严惩不贷。
“征信修复”骗局泛滥,也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制度缺失。一方面,通过杜撰理由,卖惨博取金融机构同情,就可以消除逾期等征信污点,这说明,金融机构在征信异议申诉中,没有善尽调查核实的责任,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如果是银行内部人员参与,则说明相关监督审核程序形同虚设。所以,有必要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进一步改革征信异议申诉的审核流程。
另一方面,“征信修复”中,不排除确实存在一些合理的诉求,应当更加畅通征信异议申诉的渠道,鼓励民众走正规程序。记得此前媒体曾报道,杭州市民小杨信用卡被盗刷,他及时将上述事实告知银行,但银行并不认可,仍将此异常消费的逾期还款违约金和利息从小杨的银行账户中划扣,且以小杨信用卡逾期未还的理由将他纳入不良征信登记。最终,小杨通过司法渠道,迫使银行撤销逾期记录。从小杨的遭遇不难看出,在征信管理中,也存在金融机构权力过大,管理僵化等问题,这恐怕是“征信修复”需求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
个人征信的目的,是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所以,相关的征信制度管理,理当真实反映公民的信用状况。在对“征信修复”骗局依法打击的同时,对于征信制度本身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也要及时修复,这样才能从源头掐断“征信修复”的灰产链条。(于平)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